回家的理由
Homesick
2021
單頻道錄像 · 彩色 · 有聲 9′56″
我們對地圖導航的依賴來自於它的實用性,它的出現是為了幫我們解決問題、指引方向和路線,但我自己曾經有一刻認為導航可以控制我們身體的方向而感到驚恐,雖然目的地是使用者自己主動輸入,但系統可以操控我的活動範圍這件事還是讓我感到不安。如果導航要帶我去的地方不是跟我同處同一時空間,又或是它帶我去一個其實去不了的地方,那這種不安能否減少呢?
疫情的緣故使我從2020年2月7日飛回台灣後便再沒有回家過,有時我會使用google街景試圖「回家」看看,也看看那些我經常會去的地方。由於澳門曾被葡萄牙殖民,不少街道名稱是從葡文翻譯過來的,我也習慣寫家裡的葡文地址。當我在google map輸入地址時發現葡萄牙和巴西等地共有三十多個與家裡街名、門牌號一樣的地方。家裡住址的街景資料最新拍攝日期是2008年,讓我沒辦法近距離觀看那個我熟悉的家門,相反其他一樣地址的街景大多都清晰可見,因此我想去看看,那些跟我家名字一樣的地方。
作品以更改手機裝置的GPS定位,套用指定地點的經緯度,欺騙Google地圖我正身處於一個遠方的地點,而我的肉身卻仍然在台灣的土地上辨認方位並根據前往虛假目的地的建議路線移動前進,找尋「家」的所在。沒辦法回家,沒辦法出國,而我想抵達的異鄉也不是我真正的家,這些預設路線在台灣,我的現居地,又能帶我去到哪些接近家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