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第六屆畢業展演
《Reentry 再入》後人類過渡系統 Posthuman Transition-System
▸ 2019/06/15-2019/06/24
▸ 松山文創園區 四號倉庫
▸ Facebook . Instagram . Website
──────────
關於「再入」與「後人類過渡系統」
人造物體離開地球大氣層,再從外太空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的運動,即科學家所謂的「再入」;在網路世界則具有重新登錄之意涵。本展便藉由此一運動過程來詮釋真實—虛擬、個體—群體和物質—信息之間的過渡關係。
此處是現實世界的延伸,每位參與者將於入境時取得專屬個人的穿戴裝置,並透過它成為系統中彼此交錯的信息,在大環境中不斷地輸入與輸出,將意識、願望和感知建構成全新的有機資料庫。
曖昧的無形篡改、脫離身軀的遊歷、施力的總體價值、複雜的生命期許、彼此連結的自律循環和人類的存在辯證,透過共同建構的6件作品,交織出繁密的後人類過渡系統。參與者於參與過程中好比無數次的出入境,直到後觀者「再入」原本所屬之地,攜著互相滲透的文化感知,重新形塑自我。
我們認為新媒體藝術所創造的並非是基於感官策略上的幻覺效果,而是思維方式的改變。盡可能地創造不同於再現的想像,極大程度地找尋能夠與日常世界平行存在的諸多可能和系統各部分間建設性的互動。這種思維方式的感染力,給予我們一個執行的維度。利用它們來對當今世界提出批判分析,便是「再入」的聚焦所在。
後人類過度系統則建立在六件作品與穿戴裝置 —— 身分環 —— 中心互相溝通的創作方式,當中試圖在解構白盒子的典型展覽模式,這樣的思維並非單單在處理一次展場內的靜態展覽。在經營、建構的,是一套系統,而這套系統主要聚焦的議題是真實和虛擬、個體與群體、物質和信息的過渡關係。我們重新的將上述的三種關係進行整合與歸納,並認同這屬於後人類的討論範疇。
建造後人類過渡系統
每個參與者會在入場時配戴專屬身份環,在體驗六個小組作品的同時與整個系統連結,並在全域更新時和中心有緊密互動,讓你不再只是觀眾,而是再入的一份子。
中心 Hub
物聯網架構、系統資訊串流的中樞。
位於展場中央,內部設有控台,為系統資訊串流的中樞,同時擔任各組串連影像與開幕表演光雕投影的重要媒介,更是全域更新時的領導與焦點。此外提供觀眾詢問資訊、周邊商品購買、裝置維修、展覽資訊介紹等服務。
身份環 ID Ring
Reentry 再入中的穿戴裝置,也是延伸的身體。
在Reentry中,身分環即是延伸的身體,當中嵌入了『RFID 辨識晶片』,記憶觀眾的基本資料並在全域更新時和中心互動。藉由這個介面開啟了實體與信息對話的可能,重新設定和配置人類,並透過它成為系統中彼此交錯的信息,在大環境中不斷地輸入與輸出,將意識、願望和感知建構成全新的有機資料庫。